(照片提供: Lucy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求必應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鹿溪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台灣民間廟宇中,若有香火鼎盛者,常見在明顯的牆壁上,掛著大大的匾額,上面書寫著「有求必應」四個大字;贈匾者不是有頭有臉的善男信女,就是縱橫地方的民意代表。至於這間廟裡的「神明」是否實至名歸,可就不得而知了。

 

我是基督徒,數十年來,體驗到自己所相信的上帝,的確有求必應。我不怕被誤解為「成功神學」,因為上帝應許的恩典何等豐富,不論祂對祈禱的答覆是yes, no or later,結果總是美好無比。

 

禱告蒙應允當然有條件。最基本的條件就是:必須認罪悔改〈承認自己的不完美與我行我素的錯誤〉,誠心誠意接受耶穌為救主。這道「手續」辦完之後,再加上當眾接受洗禮,就可正式成為上帝屬靈的兒女〈註一〉。既然是上帝的家人,禱告起來自然順遂多了。

 

何以基督徒禱告較順遂?因為他們的禱告內容,並非專爲滿足私慾。一個人會信主,必然已經有了禱告蒙垂聽的經驗,因而滋生出感恩之心;此時上帝已經不再「天高皇帝遠」了。所以,感謝是禱告,讚美也是禱告,認罪、祈求與交託都是禱告。不用害怕說錯話,因為聖靈自然會讓你知道自己禱告得正確與否,下次就明白如何調整了。尚未信主的朋友們,對上帝的個性及話語〈聖經〉認識不清,有可能亂禱一通,當然就「有求不應」了。

 

一般人的祈求,多半爲學業、事業、婚姻、家庭、兒女、健康、財富,國泰民安等等,加上人際關係問題、對未來不可知的惶恐…,想要禱告的事不勝枚舉。我在「鹿溪的部落格」書寫的數十篇文章中,見證了自己因禱告而病得醫治、學業問題解決、找工作順遂、婚姻家庭蒙祝福等等經驗,不再贅述。

 

多年禱告經驗中,我特別體驗到兩點心得:第一、上帝是慈愛的上帝,祂愛兒女的心,比世上的父母更有智慧,更希望祂的兒女們成為上帝之愛的傳承者。第二、如果真心希望上帝悅納你,禱告得到正面迅速答覆的機率就越高。

 

例如在拙文「有緣來逗陣」中,我的祈禱是:「上帝呀,祢現在要我做什麼?」知道該做什麼之後,趕緊去進行,很快地就得到電台主持節目的工作了。我也曾經希望出版一本「感恩見證集」,分享自己的人生感動;這件事,祂一定樂觀其成吧?所以,種種困難得到解決,書,也就要出版了〈今年五月由主流出版〉,書名就叫「鹿溪的部落格」。有人會說,「那是妳比較幸運。」或者「上帝比較愛妳。」其實不然,祂對每個人有不同的安排與計畫,最好是順著走,否則自行其是,再回頭就得花許多功夫補救。雖然「亡羊補牢,猶未晚也」,最好還是不要讓羊跑掉。

 

由聖經或歷史上的記載得知,信耶穌受逼迫甚至殉道者所在多有。他們的禱告未蒙上帝垂聽嗎?非也,只是他們不貪生怕死,唯期望得到榮耀的冠冕;這樣的層次不是一般平凡的基督徒所能望其項背。然而,上帝不會給你我無法承受的重擔,這是祂的憐憫。有時祂的答覆遲遲不來,就得學習忍耐等候的功課了。「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(上帝),並倚靠祂,祂就必成全。」(註二)

 

    記得日本作家遠藤周作(Shusaku Endo, 1923-1996)在其名著「沉默」中,敘述一位千里迢迢從歐洲到日本傳道的神父,因承受不住當時日本政府對天主教的殘酷逼迫,以致於妥協的悲劇。如果這是史實,我們這些沒有經過大患難的基督徒,也不能自以為義地論斷什麼。只能說:「人看外表,上帝看內心。」唯祂有資格審判。祂是公義信實慈愛的上帝,完全了解每一個人,只要人願意,祂必引領我們走光明的路。

 

耶穌舉的例子很貼切,藉著人世間受欺壓的寡婦不屈不撓上告於官的比喻,勉勵門徒常常禱告不可灰心〈註三〉。如果祂不成就我們的禱告,結果就是我們會被改變得更好,更合乎祂的心意

 

所以回過頭來,我還是相信:上帝對我們「有求必應」。

 

(2009425完稿)

 

註一:新約聖經約翰福音一章12

 

註二:舊約聖經詩篇375

 

註三:新約聖經路加福音十八章1-8節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鹿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