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粉紅色的風信子 靜繪攝影)


 我在靈泉堂青春歲月          鹿溪

        19801031從士林遷居到台北市的城中區,也結束了在「靈泉堂難忘的八年時光。搬家那天,教會好幾位弟兄前來幫忙,甚至送行到新居安頓好方才依依離去。記得包括明貴、彥祥、懋功、隆安等青年在內,大約七、八位,連當時牧會的黃慶明傳道也親來話別。

 

有幼稚園的教會

        我們一家(包括先生和女兒)是19728月開始到「士林靈泉堂」聚會的(離開時多了一個兒子)。當年梅師母(Mrs. Ruth Miller)在士林華僑新村自己租來的居所,開了一家幼稚園。這家幼稚園非關營利,而是為了傳遞她的愛心以及主耶穌的救恩給老師、家長,以及孩子們。就這樣,週間白天是教育幼童的園地,晚上及週末是敬拜主的教會。只住一間臥房的梅師母,可想而知已經把自己奉獻給主,沒有什麼私生活了。

 

       梅師母當時年近八十,又有心臟病,牧會力不從心而準備退休,所以將教會交給鄰近新成立的「中華福音神學院」管理與牧養。「華神」派了企畫處蘇文隆主任負責,所以常有老師來講道、學生來實習。就一個小小的家庭教會而言, 屬靈滋養已很充足。

 

心儀梅師母

        到靈泉堂的第一年,最讓我心儀的對象就是梅師母。她氣質高貴和藹慈祥,有音樂才華,言談充滿智慧又頗能安慰人。印象深刻的是:有一次她開車遇到車禍,卻完全原諒撞她車的魯莽小夥子。我去醫院探視時,竟然不由自主地將心事與煩惱向她傾吐;而她一邊聽,一邊用慈愛的眼神注視我,耐心聽畢,並為我禱告──這讓時年27歲的我,感受到極大的溫暖。回家後便寫了一篇「梅師母的倫巴地」,投稿到基督教論壇報;形容當年台灣之於梅師母,有如倫巴地(非洲的Lambarena)之於史懷哲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梅師母退休返美之後,離世的前一天,正巧完成幾封信寄給她關心的人,我有幸收到其中的一封。相信那時接到信的弟兄姊妹,都明白她的殷殷託付!

 

輔導青年團契

        第二年開始,從28歲到35歲(1973~1980),我熱心投入靈泉堂的教會事工。

 

原因是,之前在「北市商團契」帶領信主的學生,需要一個教會,否則畢業後可能會失散。記得第一批學生是彥祥,美月、月桂、玉招,還有美貞、秀雲,以及美月帶來的愛玲、麗珠等等。當年他們都是高中生,如今也都五十多歲了,大多成為各教會的菁英,也建立了基督化家庭。彥祥尚且一直留在靈泉堂,歷任董事長及執事會主席等要職,讓我覺得當年的苦心沒有白費。(他的另一半文華是教會資深兒童主日學教師,服事主不遑多讓)

 

        在民風較為保守的1970年代,這些高中生要到教會聚會,常常遭到未信主家長的反對。我只好邀他們先到教會的英文班(家長不反對),上完英文課之後,接著參加青年團契,一舉兩得。自己則到青年團契擔任輔導,以便繼續栽培學生們的信仰。為此我到華神選課多年,充實聖經知識與服事技能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那段時間,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學生們受洗歸主,總會為他們得到主的恩典

 

喜極而泣!

 

居然管起財務

        靈泉堂尚未成立財團法人之時,財務收支比較簡單。也不知為了什麼原因,梅師母居然要我管財務。我婉拒了。因為我的心願是向年輕人傳福音,要我安安靜靜地關在房間數錢記帳,真的是搞不來。心裡還會記掛著要去關心誰,要去為誰禱告,要向誰傳福音…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但梅師母意志堅定,見勸說不成,於是親自到舍下拜託先生說服我。我想起一個辦法──從學商的學生中選了美月和月桂,加上本來就在幫忙的董弟兄(董教授的公子),讓他們一起同工,我就負責監督而已。等禮拜天忙完,再去「巡視」即可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就這樣做了一陣子,方才交接給更厲害的同工。

 

當了執事聘了牧師

        梅師母退休返美之後,教會一直由兼任的蘇文隆牧師負責照看。他不僅安排豐富的禮拜天講台,而且成立執事會,讓教會往制度化的方向運作,也申請為財團法人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擔任第一屆執事時,主持傳道組事工,因蘇牧師有出國進修的計畫,教會又有專職牧師的需要,所以成立了聘牧小組。成員只有三位:蘇牧師、丁教授(執事會主席)和我。大家都有共識,要聘請華神的畢業生。而蘇牧師是華神的主任,表示他需要迴避,丁教授則對華神師生不熟,只有我因上課的關係經常出入學校,所以就代表聘牧小組去申請牧師人選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當時即將畢業的張宰金弟兄已經在靈泉堂實習一年,是第一人選。但因有條件比靈泉堂好太多的教會要聘請他,所以我向實習主任高牧師爭取時,他說張弟兄可能不會留在靈泉堂。既然如此,我就提出三位人選:第一還是張宰金同學,第二張茂松同學,第三康來昌同學;一定得留一位給靈泉堂。高牧師笑說我眼光真好,挑的都是最優秀的畢業生。果不期然,張宰金弟兄留了下來,成為靈泉堂第一任專職牧師,三年任滿後出國深造,如今已是華神「輔導學」的名師了。當初讓我點到名的另外兩位,也都成為台北市響噹噹的名牧。

 

執教慕道班

        對我而言,張宰金牧師牧會的三年中,最大的德政就是:開設慕道班。而他指派的第一任慕道班老師就是我。值得感謝的是,張牧師並未讓我孤軍奮戰,總會適時提供必要的支援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顧名思義,慕道班是為想要信主的慕道友而設的。我記得教材有12課,內容從認識神、認識耶穌、認識聖靈,一直到受洗加入教會;每週上課一次,大約三個月可教完一期。第一堂課只有一位學生報名,後來陸續增加,每屆到結束時平均有六到十位受洗。如此教了好幾屆,甚至延續到黃慶明傳道牧會的時代,真是頗有成就感。後來自己還曾在教會刊物寫了一篇「產房工作──慕道班」的文章,抒發「接生」的喜悅!

 

         如今我好似退休老師,在此數算著當年慕道班學生今日的成就:有新竹勝利堂的主任牧師及師母梁敬賢麥詠嫦夫婦,有加拿大Montreal長老教會的吳黃貴美長老,有受洗之後即帶領兒童聖樂團的蘇正途老師,在他出國深造回來後,不僅持續領導靈泉堂的音樂事工,尚且買一送一地攜來妻子陳秀華姐妺,為靈泉堂的財務把關多年,貢獻良多。其他像華綸姊妹等已經出國或散居台灣的慕道班畢業生,更是族繁不及備載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如果說,青春是不顧一切、努力以赴的揮灑,那麼在靈泉堂的八年,就是我的青春歲月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完稿於201028日)

 

鹿溪後記227(週六)上午10時至下午2時,「士林靈泉堂」將辦40週年

          慶。蘇文隆牧師, 張宰金牧師以及諸多新舊會友都將共聚一堂。如

          果這個教會曾在您的信仰生活中占過一席之地,歡迎回來同數主恩!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鹿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